梦见清规戒律意味着什么
2018-11-26 06:09:42 来源:其它
梦见清规戒律好不好?梦见清规戒律是什么意思呢?请看下面由本站对梦见清规戒律的解析。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,走出迷途。
梦见自己接受清规戒律,预示你很愚蠢,将受一些比你强势的人摆布。
心理学解梦梦见清规戒律
佛教的实践可以概括为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,戒为始基。“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”(《楞严经》卷六)。梵语Sila,译为“戒”,含有防非止恶的意义;梵语vinaya,译为“律”,律也就是“法”、“威仪”。“清规”的名称始见于唐代。《释门正统》卷四:“元和九年(814年),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,谓之清规。”清规戒律原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。现用以比喻繁琐、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、惯例。有时也泛指规章制度。如茅盾《夜读偶记》:“表面上看来,反对的焦点却是那些束缚写作自由的古典主义诗学的清规戒律。”
梦见自己接受清规戒律,预示你很愚蠢,将受一些比你强势的人摆布。
梦中听见或读到清规戒律,表示你不同意睿智的朋友给你的建议,无视其正确的判断,兀自坠入过失之中而无法自拔。
梦见清规戒律的案例解析
梦境:梦见有人给我讲清规戒律。
解梦:梦见自己接受清规戒律,预示你很愚蠢,将受一些比你强势的人摆布。
清规戒律的由来
戒律
先谈“戒律”。“戒”,梵语sila,佛教用以称一切“防非止恶”之事。“律”,梵语vinaya,意为“调伏”。作为“三学”(戒、定、慧)之一的戒学,是为一切佛教徒制定的各种规约。而作为“三藏”(经、律、论)之一的律藏,则是戒学具体化、程式化以后的产物。“律”比“戒”更细琐和严格,是专为僧尼制定的。“戒”和“律”有区别,更有密切的联系,往往合称为“戒律”。
经中说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(见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一等)佛门称为“七佛通戒偈”,是制定一切戒律的总纲。“戒”的种类较多,主要有四种,即在家的五戒、八戒和出家的十戒、具足戒。五戒是在家信徒日常遵循的行为准则,内容包括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和不饮酒。五戒实际上是所有戒律的基础。八戒则是在家信徒仿照出家人而临时奉行的准则。如八戒中的“不食非时食”(即过午不食)便是僧戒。又如八戒中的“不淫欲”也比五戒中的“不邪淫”严格。八戒与十戒比较近似。十戒是初出家的沙弥的戒律。至于具足戒,则是出家人的正式戒律,具有男女之别。比丘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,比丘尼的具足戒多至三百八十四条(俗谓五百条)。大乘除沿用上述戒律外,别说十重戒、四十八轻戒和三聚净戒。僧尼犯有“十重戒”,即构成“破门罪”,将被逐出山门。至于犯有“四十八轻戒”的,只要发露、忏悔,尚可得到谅解。“三聚净戒”重在修一切善,利益众生,所以又名“菩萨戒”。“菩萨戒”的弘传始于后秦鸠摩罗什,而盛行于南朝梁、陈间。“菩萨戒”通行于僧俗,如梁武帝、陈文帝等均称“菩萨戒弟子”。隋·慧远《大乘义章》卷一谓:“三业炎火,焚烧行人,事等如烧。戒能防息,故名清凉。”《五灯会元》卷四载,唐宣宗问荐福寺弘辩禅师:“云何名戒?”弘辩答道:“防非止恶谓之戒。”可谓言简意赅。不过,止恶与扬善是相辅相成的。止恶,谓之“止持戒”;扬善,谓之“作持戒”。大约在魏、晋时期,中国便有设坛传戒的仪式。据说如仪受戒的人,心中便能产生一种“防非止恶”的功能,称为“戒体”;接受的具体戒条以及持行程度,称为“戒相”。出家人一举一动都符合戒律,叫做“威仪”,所谓“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”。比如说,比丘使用锡杖有“二十五种威仪”。
释迦牟尼逝世后,以迦叶为首的五百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“结集”。优婆离依据佛陀的“以戒为师”的遗嘱,诵出律藏。过了一百年左右,耶舍等七百比丘又在毗舍离城举行第二次“结集”,讨论戒律,审定律藏。曹魏嘉平二年,昙摩迦罗来到洛阳,在白马寺中译出《僧祗戒心》,此为律本传入中国之始。东晋以后,《十诵旅》、《四分律》、《五分律》和《摩诃僧祗旅》等主要律本陆续传入,汉译律藏初具规模。其中,《四分律》流传最广,影响最大。唐代道宣深入研究了《四分律》,在终南山创设戒坛,以戒学为“制教”,定、慧两学为“化教”,成为中国律宗的创始人。
清规
“清规”是唐代百丈山(在今江西奉新)怀海禅师所创,亦称“百丈清规”。当时,禅寺建制不健全,僧众怠惰,戒律松弛。为此,怀海参照大小乘戒律,制定了《禅门规式》(见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六卷)。《禅门规式》对禅寺组织、法事活动和僧众起居等都有详尽规定。其中有关僧众参加集体劳动的“普请法”,开创了“农禅”的风气。怀海本人便率先实施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原则。《禅门规式》在宋初便失传了,其主要内容仅存于宋·杨亿的《古清规序》中。宋代以后,各禅寺多仿照怀海制定了各自的“清规”,如宋·宗寿的《日用小清规》、元·明本的《幻住庵清规》等。宋代通行宗寿的《禅苑清规》。在元代,世祖敕令百丈山清辉重行编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八卷,盛行后世。不过,“清规”才百丈怀海创制,到帝皇“敕修”,内容日趋繁琐,远非本来面目了。后用“清规”指佛门的戒律规矩。如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既然出家,如何先破了酒戒,又乱了清规?”亦用“清规戒律”泛指规章制度。